为期10天的第十七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于4月2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圆满落幕。本届上海车展吸引了18个国家和地区1000余家中外汽车展商参展,参观人数约101万人次。
旷达科技前瞻设计团队对本届车展中主流品牌乘用车内饰面料的色彩、纹理、材质、工艺以及搭配方式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汽车内饰面料设计方面的一些趋势。
Trend 1色彩应用趋势
趋势一:双色/多色系座椅配色成为流行
黑色、灰色和米色仍是汽车内饰面料应用的主流色彩。黑白、黑棕、黑红等双色/多色系配色在座椅、门板及中控等区域应用,成为了本届车展内饰色彩应用的一大亮点。
代表车型:别克新君威、宝马i3和速腾R-line。
趋势二:新能源汽车内饰色彩自成一统
新能源汽车内饰色彩应用逐渐形成了自有风格,代表新能源概念的蓝色、表现天然舒适的浅麻灰色,清新的草木绿色都在本届车展各大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中亮相。
代表车型:雷诺ZOE电动汽车、驭胜S330插电式混动版和北汽EC180纯电动汽车。
趋势三:雅致、舒适的自然色应用趋多
清新自然、雅致舒适的自然色系应用趋多。浅米、浅棕等大地色系、麻灰色以及仿棉毛混纺效果的中性色系在汽车内饰面料中的应用,营造了一种简约朴实、自然舒适的移动空间感。
代表车型:BMW i3,MINI3 DOOR和 克莱斯勒PORTAL概念车。
Trend 2纹理设计趋势
趋势一:仿碳纤维手工编织纹理匠心独具
除了常见的经典的几何小花型和流畅的线条设计外,富有手工艺感和科技感的仿碳纤维编织纹理在各大品牌各级别车型中的广泛应用,也是本次车展内饰纹理的一大亮点。
代表车型:上汽大众凌度GTS和江淮瑞风A60。
趋势二:参数化设计成为内饰纹理新热点
参数化设计成为汽车内外饰纹理设计的新热点,应用较多。从外饰车灯、轮毂、前脸格栅到内饰仪表板、门饰件以及座椅等区域,无处不在。彰显个性化、定制化的独幅、渐变花型纹理,在座椅区域应用较多。
代表车型:奇瑞Tiggo Coupe概念车和现代VERNA。
趋势三:木纹、大理石纹等自然纹理回归
自然的纹理,如大理石纹、木纹等应用也较多,主要分布在车门内饰件、中控台等区域。
代表车型:别克新君越、全新迈腾和LEXUSGS450。
Trend 3材质应用趋势
趋势一:仿麂皮绒面料营造舒适与品质感
仿麂皮绒面料的应用成为了本届车展内饰面料材质应用上的最大亮点。座椅、仪表板、门板、立柱、遮阳板以w车顶,处处都有仿麂皮材料的出现,根据不同品牌、仿麂皮面料的品质也有所差异,针织或者机织、非织造结构仿麂皮绒面料均有应用。
代表车型:凯迪拉克XT5,BMW6 Series Coupe。
趋势二:仿毛、棉麻质感彰显自然与生态
此外,具有自然舒适、原生态的仿毛、仿麻质感纤维材料在展出车型的内饰面料中使用较多,颜色多为麻灰色系,采用同材质同纹理,不同深浅对比或者撞色搭配来设计,主要应用在座椅、门板、仪表板等区域。代表车型:BMW i3、BMW i5、北汽EC180和观致3 GT。
Trend 4工艺创新趋势
趋势一:创新的后道表面处理工艺使得内饰面料丰富的视觉效果和内在价值附加得以完美呈现。
除常规的机织、针织织造工艺外,更多的创新在于通过特殊的后道整理技术赋予内饰面料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和价值附加。
趋势二:烫印压花、绗缝、打孔、绣花以及贴塑焊接等工艺的大量应用。
压花、绗缝、绣花、高频焊接等工艺在本届车展展出车型中多有应用。
代表车型:观致3 GT、悦纳RV和Cross Polo。
Trend 5多样搭配趋势
趋势一:座椅型面分块呈多样化与复杂化
座椅造型、车门饰件、仪表板等区域分块的多样化、复杂化,是本次众多展车内饰设计的又一大亮点。
分块的复杂化成就了不同材质搭配的灵活多样化。
特别是座椅的表皮材料搭配设计,采用织物面料与PVC/PU人造革或者仿麂皮的混合搭配,同材质同纹理不同色彩的分布搭配,或者同材质基布通过不同的特殊处理形成的多样视觉效果的织物面料进行搭配,再加上不同颜色的缝线、缝针轨迹如双缝线、花式锁边缝线等方式,丰富了座椅整体搭配的视觉体验效果。
代表车型:雷诺卡缤、MINI 3 DOOR,雪佛兰迈锐宝和宝来200万辆纪念版。
趋势二:内外饰零部件搭配协同化趋明显
内外饰零部件色彩、纹理和材质搭配的协同化设计,相互呼应,整体设计感趋强。
代表车型:雪佛兰迈锐宝、雷诺卡缤和北汽ARCFOX-1。
匠心成就品质,专注于细节,精心做好每一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