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的真特DEZTE”的世界
联系我们
[【纺织快讯】上半年市场活力逐步恢复,纺织品外贸需开拓新机!]
发布日期:[2023/7/26] 共阅[158]次

纺织快讯

前 言

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市场活力逐步恢复,城乡消费市场趋于活跃,呈现恢复增长态势。


线上消费占比稳步提升,实体店铺经营持续恢复,绿色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居民服务消费持续回升。


01上半年消费市场较快恢复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4.9个百分点。


分城乡市场看,上半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7532亿元,同比增长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056亿元,增长8.4%,乡村市场销售恢复快于城镇。分季度看,二季度,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0.8%,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加快5和4.6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6%,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农村电商加快发展,平台监测大数据显示,“618”期间,农村地区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速比全部网络零售额高2.8个百分点。


随着线下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不断拓展提升,实体店铺零售持续恢复。上半年,限额以上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便利店、百货店、专业店和品牌专卖店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2%、9.8%、5.4%和4.6%。


上半年,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八成以上商品类值保持增长,升级类商品需求持续释放。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6%、17.5%、10.5%和8.6%。受益于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市场升级类消费潜力有效释放,乡村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速分别比城镇高7.5和21.1个百分点。


伴随市场供给不断完善,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商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绿色家电消费快速增长,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低能耗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新能源汽车销售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据汽车流通协会统计,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309万辆,同比增长37.3%。


02中国纺织品外贸需开拓新机

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在美国商品进口中的比例近15年来首次跌落至第三位。在2009年,中国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较大的商品进口国,但如今中国已被墨西哥和加拿大超越。


美国商务部贸易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5月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金额为1686亿美元,同比下降24%,占其进口总额13%,比2022年同期低3.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美国从墨西哥进口额则同比上升5%,由2022年同期的1845亿美元上升为1950亿美元,占比则由14%升为15%。美方的统计数据与中方有所差别,中国商务部网站显示,2023年前五个月,中美贸易总额为2007亿美元,同比下降15%。

如果按照中方统计数据来看,墨西哥并未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特大商品进口国。


另据中国海关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对美国进出口2.25万亿元,下降8.4%。按美元计价,2023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为3272.64亿美元,同比下降14.5%,其中,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7.9%,中国自美国进口同比下降3.7%。


中美两国统计数据的差异由一些技术因素造成,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美国按照离岸货物的价格计算出口额,按照到岸货物的价格计算进口额。按到岸价格计算和按离岸价格计算,就产生差异。一是运费,比如航空运输、海洋运输运费,二是保险费。

另外,还可能有一部分转口贸易的误差,比如,有一批货通过新加坡转口,中国可能将其统计为对新加坡的出口,而贸易商将货物转运到美国时,美国则按原产地规则统计为从中国进口。


虽然两方数据有所差别,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美贸易巅峰已经不在,这种趋势转变是由经济周期、贸易规则和地缘政治因素共同驱动。


03中国继续主导全球贸易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中国对欧洲多国出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中国对美国和欧盟国家出口曲线几乎是同步移动的,这一定程度是因为加息潮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与其他大多数新兴国家都有盈余红线,越来越多的中国出口产品流向中东和拉丁美洲等地区,这反映出中国投资对自然资源青睐而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


对俄罗斯的出口激增也反映出中俄之间密切关系,以及西方对俄罗斯进口实施制裁的影响。中国在向新兴市场出口廉价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方面也取得成功,挤掉昂贵的西方替代品。


随着中国深入美国以外的市场,中国继续主导全球贸易。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在全球商品出口中所占份额为14.4%,高于疫情前一年的13%和2012年的11%。


2022年,美国占全球商品出口总额8.3%,德国占6.6%。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美国试图打造的新贸易秩序制造业中心——墨西哥的贸易额在2023年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虽然同比增长幅度比2022年低,这种增长可能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美贸易额统计数据的差距。


过去几年来,因为成本上升和关税带来的影响,很多中国企业赴墨西哥建厂,虽然逐步加大本地化采购比例,但是很多关键零部件仍然要从中国进口。

这些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在墨西哥加工成成品并被出口到美国,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间接出口,这可能造成一些中国产品未被计算在对美出口商品之列。同理,这个解释也适用于中国对一些东盟国家出口的增长。

中国的对外贸易以制造业产品为主导,对外出口了大量的纺织品,电子产品以及机械设备等,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再加上目前西方已经在中国投入了无数的制造成本,这些投入依旧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取代。

近年来,以日韩澳新为基础、中国为增长引擎的RCEP区域大市场在全球纺织服装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RCEP的政策红利释放,有助于重构东亚产业价值链,加快各国经济复苏进程,并为我国创造了更全面、更深入的区域产业合作机遇。


美欧市场消费疲软、采购转移、中美摩擦等影响在平行进行。在努力稳定和争取传统发达经济体订单的基础上,我国纺织服装外贸企业可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声明:本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经核实后删除。


相关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