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快讯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弹力面料成交小幅推升,以涤纶长丝与氨纶丝织制的弹力面料成交小幅增量,喷织与针织面料互动,创新涤氨弹力面料上市品种增多,成交厚薄兼具,价格基本稳定,局部小幅推升。
服装订单日益减少
目前,国内纺织产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国内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多点散发,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俄乌冲突频发,内需外贸订单多显不足。国内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多点散发,导致市场需求疲软,许多服装市场关停,快递物流受阻,加之各大展会也因疫情而搁浅,给许多柯桥面料企业带来困扰。受疫情影响,深圳、广州、杭州的服装市场先后暂停休市,直接影响到企业新一季产品推广和整年的订单情况。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持续发酵,居民对于服装、家纺等非必需品的需求持续下降,海内外纺织服装订单日益减少,前期订单逐渐交付完成,后续订单断档,纺织企业步履维艰,而作为纺织原料的涤纶长丝也面临高开工、高库存的困境,供需矛盾凸显,降负预期加剧。
办公物流不便、流行趋势不明,以及对未来服装销售的信心不足,正在纺织外贸订单的重要来源地上演,整个春夏外贸订单都将受此波及,外贸市场前景如此不明,部分纺企和布业公司已回归内贸市场。因国内外贸服装生产企业外单有所下降,前来轻纺城市场采购面料亦有所下降。
弹力面料成交环比小增
至目前,产销低迷直接原因,就是下游需求萎缩, “减产”的企业增加。欧美国家作为我国纺织品服装的重要出口地区,由于疫情加速扩散,导致供应链时效和成本发生较大变动,不少外贸订单被取消、延后,外贸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终端服装方面,库存爆满,导致面料下单模式一直以“小批量、多批次”为主。而此次疫情,更是直接拉长的纺织服装行业的“寒冬”,对织造企业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对服装面料的需求更是直接缩水。服装、织造不景气,自然使得印染、后整理行业热度均被降低。基于企业库存和资金压力不断攀升,不管是织造企业,还是印染及其它企业,都开始了减产计划。目前部分织造企业开机率不足,产出环比回缩,服装面料市场成交环比下降。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一系列依附互联网的衍生品应运而生。尤其是在今年特殊的情况下,直播已经成为新的带货方式,直播带货成为特别受欢迎的营销模式。来看直播卖面料的都是是专业客户,这对直播内容的要求只会更高。对其他人来说很有难度,但对面料行业从事多年的“圈内人”来说,专业正是他们在直播中一个巨大的优势。梭织、针织、染色、印花、提花、绣花、剪花类弹力面料上市新花型不断增多,近期推出的新花型植物印染面料很受欢迎,这是一种天然染色,绿色环保,不仅能做衬衣、连衣裙、婴幼儿衣物、还能做环保口罩。
兼具时装型多款中薄型自然记忆弹力布以制作春夏女装为主,以布面创新、布质具有弹性、兼具“记忆”风格而获得对口客户所垂青,面料以创新占据市场营销优势。采用涤纶FDY丝复合混纺短纤纱抱氨纶丝嵌有光丝织制的弹力面料,(FDY+DTY)复合丝与阳离子色丝抱氨纶混纺短纤纱与亮丝织制的阳离子亮丝弹力面料等多款品种,因面料创新、质地优越、价格迎合大众化消费需求而备受对口客商所青睐,以跑量销售的常规型春夏涤氨弹力面料,对口商以多批次下单订购为主。
织造、印染开机率双降
当前全球经济承压,市场震荡下行,坯布企业平均开机率逐渐下滑,不足七成。据相关数据监测,纺织重镇盛泽地区近一周织造企业开机率在67%。开机率下降的原因,首先是因局部限停产导致,其次是在疫情影响下,接单数量减少而引发企业自行降开工。
近期疫情形势紧张,管控力度加大。织造企业普遍面临原材料和产品运输问题,产能释放不足。目前订单情况暂时趋稳,但各类成本不断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处于高位。染厂方面,也同样接单气氛有所下滑,坯布进仓数量逐渐减少。据相关数据监测显示,近一周印染厂开机率仅在66%。个别单较好的厂家开机率可达90%,大部分都在7成偏下。受局部疫情影响,终端订单下达速度放缓。内外贸纺织市场需求表现不佳,新单下达零星,且订单季节分化不够明朗。
目前多数染厂所做订单仍以春夏订单为主,以常规的涤塔夫、尼丝纺、四面弹、仿记忆、仿真丝为主,品种交杂。交期方面,坯布进仓数量一般,普遍交期在5-7天左右,个别较忙碌的厂家则需10天以上。
一家规模较大的印染厂业务员透露:“最近接单一般,能够维持8成开机,但相对来说没那么忙。”
外贸企业频频丢单
如今,上海疫情仍在持续,疫情之下,暴露出的快递、物流等问题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近日,关于“顺丰同城骑士单日收入过万”的消息就在网间流传,上海封控期间,拥有通行证可以在市区内自由行动的各平台骑手,成了保供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他们也在这一特殊时期,承担着超过平日数倍的工作量,不少人也获得了超过平日数倍的收入。
骑手高收入的背后是物流资源的稀缺,疫情之下,纺织服装内贸企业备受煎熬,外贸出口企业也陷入困境。
“目前企业出口受到较大影响。”近日,上海中昊针织董事长高宝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袜类产品的企业,近年来袜类出口一直在全国遥遥领先,其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日本和欧洲。高宝霖表示,不仅是出口的海运物流方面,国内货运受阻情况也较大。
“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刚刚接电话,又一个出口订单被取消了,预计损失有100万元。”无锡绿萌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萍表示,3月份以来,由于疫情防控,物流运输和供应链以及快递业停摆或受约束,绿萌服装已有三笔订单被取消。而签约成功的订单,原辅材料进不来,成品服装出不去,甚至波及供应链及加盟商关系,为后续经营埋下隐患。
王萍说,为及时修补客户关系,挽回绿萌服装的信誉,他们已将部分外贸订单改海运为空运,虽然运输成本大幅度上涨,严重挤压利润空间,但也只能打掉门牙往肚里咽。
不仅在无锡,连云港美丽诗服饰有限公司也一样因物流不畅、订单减少而叫苦不迭。已连续停工20多天的美丽诗服饰总经理陶士平表示,受疫情影响,外贸订单减少,企业员工到岗率不足,企业生产节奏被打乱,一季度损失至少约100万元,而往年一季度盈利至少100万元。
在分析外贸订单减少的原因时,从事外贸工作多年的陶士平说:“我们的产品有一半是出口海外,国际市场的波动对我们影响很大。”近年来一些中低端订单总体呈现从国内向国外转移的趋势,全球疫情暴发后,由于国内工厂较早复工复产,在不少国家还处于疫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纺织品服装出口订单出现了回流,但今年不少东南亚国家生产能力恢复,不少订单又跑回去了。
高宝霖对此也表示,由于疫情导致供应链不稳定,生产周期无法保证,很多订单都在向东南亚转移。
声明:本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经核实后删除。